全国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300强

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

健康无小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讲堂 > 健康无小事
亲们,春节期间谨防食源性疾病
发布日期:2024-02-06
浏览量:365

  春节期间亲朋团聚、外出旅行,美食必不可少,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真诚提示市民朋友:大家在享受假期与美食的同时,一定注意食品安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谨防食源性疾病,过一个安全健康的新年。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物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但有些食源性疾病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还会引起严重的脏器损害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

  1.细菌性 食物中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

  2.病毒性 病毒也可以通过食物的传播导致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是食源性感染的常见原因,其特征为恶心、爆发性呕吐、水样腹泻和腹痛。甲型肝炎病毒通过食物传播可导致长期肝脏疾病,通常通过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或受污染的生农产品传播。

  3.寄生虫性 一些寄生虫,如鱼源性吸虫,只通过食物传播。其他绦虫,例如棘球绦虫,可能通过食物或直接接触动物感染人。其他寄生虫,如蛔虫、隐孢子虫、溶组织内阿米巴或贾第虫,通过水或土壤进入食物链,污染新鲜农产品。

  4.化学性 化学性有害物包括有毒金属、有机磷等农药以及一些化学物质亚硝酸盐、砷化物等;兽药,如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等;工业用有毒物质,如甲醇、甲醛等。

  5.有毒动植物性 常见的含有毒素的动植物有:菜豆、发芽马铃薯、乌头、贝类毒素、河鲀鱼、组胺等。

  6.真菌性 食用了被真菌毒素污染的粮食和食品而发生的食物中毒。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真菌毒素多达300余种,与食品关系密切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有:毒蘑菇、霉变甘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中毒。

  春节期间食源性疾病德的发病特点

  1.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家庭聚餐增加,容易发生因加工不当或误食误用引起的有毒动植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等。

  2.餐饮服务单位承办的大型聚餐和年夜饭等项目增加,食物加工和消费量较大,容易发生由原材料污染或生熟交叉污染引起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3.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送年礼以及购物较多,家中储存大量食材。一旦储存不当,发生腐败变质,食用此类食材易造成食源性疾病。

  4.春节期间庙会等大型活动增多,街头流动摊贩活跃,受加工场所条件限制,卫生状况可能较差,易出现因食用不洁净的街头食品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春节期间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食材储存:建议一次购买量不宜太多,减少食物浪费。冰箱冰柜中食品尽量分类管理,不要塞得太满,以免降低冰箱的保鲜效果。冷藏的鱼肉、绿叶蔬菜尽量不超过3天,其他蔬菜最好一周内吃完,冷冻食品也建议2个月内吃完。

  2.食品加工:家庭烹饪要注意卫生操作,做好清洗消毒。加工和盛放生肉、水产和蔬菜的器具要与熟食分开,在冰箱储存时也要分隔存放。菜肴要烧熟煮透,糕点、凉拌菜、熟食卤味等冷食类食品,可少量多次制作,以24小时内吃完为佳,不要存放超过48小时。

  3.外出聚餐:要选择证照齐全、内外环境整洁的餐饮单位。注意餐饮具卫生,使用消毒后的餐饮具,餐前洗手,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4.健康饮酒:谨慎饮用散装酒、自制泡酒/药酒,不喝无标签标识、浸泡药材成分不清或来历不明的泡酒/药酒,避免中毒的发生。

  5.营养均衡:切忌大鱼大肉,只吃菜不吃主食等。平均每天要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6.食品安全:不采购来路不明、过期或腐败变质食品;不采购无检疫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不食用发芽土豆、野生菌及不食来历不明的野菜野果等。

  急诊咨询电话:0535-5631171

通讯员: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