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300强

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5个蓝光家庭的感人“控糖之旅”
发布日期:2018-11-30
浏览量:610

  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开篇语是:“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幸福莫过于能有效控制好血糖,而可怕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2018年11月10日,蓬莱市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了第四季糖友联谊会暨“蓝光家庭沙龙”活动,特邀了5个拥有多年抗糖经验的家庭,与广大糖友共同分享健康秘经。下面,一起来看看他们感人的“控糖之旅”吧。

  张红家庭:家人的陪伴,是长期血糖达标的关键。

  张红有4年糖尿病病史,但几年来,她的血糖控制一直达标,没有出现并发症。她控糖的秘诀除了自身的严谨自律外,还源于丈夫的体贴和陪伴。


  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夫妻二人都非常细致认真,丈夫更是给予了妻子无微不至的爱护、关心和照顾。二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一起学习糖尿病知识,一起控制饮食,一起打太极并参加了太极拳协会,这些都增强了妻子战胜疾病的信心。

  蔡琴诗家庭:互相监督,是有效控糖的良药。

  蔡琴诗夫妻二人都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成为了他们的“亲密伙伴”。他们经常一起参加健康大讲堂,系统学习了很多糖尿病知识,了解到糖尿病治疗和自我管理的核心是: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疾病监测,健康教育。


  多年来,夫妻二人一直坚持把调整饮食放在第一位,每天严格控制饮食量,一刻也不放松。由于老伴的防控认识不足,有时饮食的控制会相对差些,蔡琴诗就及时对她进行督促。渐渐地,在互相监督、互相关心,互相体贴和互相爱护中,夫妻二人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他们还一起监测血糖,有针对性地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一起散步,天气好时在小区和公园等户外地点,天气不好就在屋里坚持走步,每天运动量都能达到一万步以上,两人的心肺功能和血糖得到了极大改善。

  丛翠荣家庭:全家共同学习,一起改变饮食习惯。

  丛翠荣夫妻与女儿、女婿、外孙女住在一起,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女儿、女婿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孝德,给下一代做出了好榜样。


  丛翠荣刚被诊断为糖尿病时,感到病愈无期而心烦意乱,害怕因为糖尿病而影响自己的生活饮食。女儿和女婿便从情感上关心体贴她,让她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帮助她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行为上理解支持她,向她传递糖尿病完全可控、并不会妨碍她丰富而充实生活的理念,时常督促她按时用药、监测血糖,定期门诊复诊及住院治疗评估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还养成了共同学习糖尿病知识的好习惯,了解日常饮食、运动、口服药物及胰岛素应用注意事项;一起改变饮食习惯,以减少家里不利于病情的食物量,减少隔离感;晚饭后一起散步,一起跳广场舞。

  梁丽家庭:乐观的心态,是战胜糖尿病的保障。

  梁丽有20年的糖尿病病史,但血糖一直控制的很好,最大的秘籍在于她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乐观的心态,赋予了梁丽坚决抗击糖尿病的坚强信心和必胜勇气。她不仅以身作则积极控糖,坚持科学饮食、合理锻炼、定期复查评估,同时还关爱家庭、关心社会,以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糖友。


  20年来,梁丽与丈夫相濡以沫、关系和睦、幸福美满,每次门诊复诊都有丈夫的陪伴,他们一起控制饮食,一起坚持每日散步,效果非常好。

  谢林家庭:母爱与责任,是成功控糖的法宝。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儿子谢林11岁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母亲在经历了绝望、痛苦之后,迅速自我调整心态,主动学习掌握糖尿病知识,了解到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


  为了使孩子的血糖控制达标,且不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母亲按医嘱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在做饭时,将主食量按克数精确称重,每日蔬菜、油、盐和蛋白质的摄入,也都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标准执行。此外,母亲还严格执行医嘱,按时给孩子定量皮下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评估糖尿病并发症。

  可是谢林毕竟年纪还小,有时也会想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也会产生“为什么我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为什么我要打胰岛素”等想法。面对一系列问题,母亲及时对谢林进行心理疏导,给予了他更多的母爱、理解和支持。

  10余年来,谢林从未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入院,也从未出现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血糖控制一直达标。如今的他,拥有着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稳定的收入,并开始尽孝回报父母……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仅靠医护人员在医院短期治疗护理,并不能实现血糖的长期达标,绝大多数时间需要患者进行自我管理,于是糖尿病家庭管理模式越来越被推崇。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家人,应该和患者共同学习糖尿病知识,承担起参与患者自我管理的责任。从饮食、运动、监测、用药、心理支持及低血糖救助等方面进行积极配合,做好后勤保障。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近亲属也是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在参与患者病情管理的同时,自己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通讯员:徐宇 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