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300强

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

健康讲堂
健康无小事
健康无小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讲堂 > 健康无小事
预防高血压,做好居家监测与自我管理
发布日期:2024-11-06
浏览量:641

  很多人觉得自己测量一次血压高了,就是得了高血压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高血压可以分为几级?

  在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现在在服降压药,虽血压<140/90mmHg,仍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可分为1-3级,具体见表1:



  哪些人群易患高血压?

  (1)家族有高血压遗传史;

  (2)长期精神过度紧张;

  (3)长期过量饮酒;

  (4)吸烟;

  (5)食盐过多,口味过重;

  (6)肥胖人群。

  你会正确测量血压吗?



  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1.测量前的准备:坐在温度适宜的房间内测量血压,环境安静,身体放松,背部挺直放松,坐姿自然;测量前先去洗手间;务必在进食、饮酒、抽烟、运动和淋浴后,至少等待30分钟才开始测量;至少休息5分钟,连续测量时请至少间隔2分钟以上;测量时血压计的袖带与心脏保持在同一高度,手掌放松朝上,双脚平放在地上。

  2.血压计的选择:很多人认为电子血压计不准确,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要所购买的电子血压计经过了国际标准验证,其准确性是可以信赖的。与水银柱血压计相比,电子血压计对测量技术要求低,使用简便,且可避免人为误差。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只推荐选用臂式电子血压计,在手腕测量血压的腕式血压计的准确性尚有待评估,因此不建议选用。

  3.袖带的选择:通用型袖带可测量的上臂围是22-32cm(图1)。袖带太短将可能导致测量的血压比实际值偏高,袖带过长则相反。现代生活条件好,肥胖的人也较多,因而经常遇到袖带过短的问题,最好选用上臂围大于32cm的袖带(图2);而一些很瘦的老年人则存在袖带过长的问题,建议选用小于22cm的袖带。



  如何做好居家血压监测?

  1.血压的监测是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监测血压,医生可以评估患者当前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或其他干预。

  2.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推荐使用经过认证的家用电子血压计,其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3.按照上述方法正确测量血压。

  4.规律的血压测量时间:建议每天在相同的时间选择同一部位进行血压测量(如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前),以减少时间因素或部位对血压的影响。

  5.记录血压读数:记录每次测量的血压值,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测量的日期和时间,以便就诊时作为医生治疗的参考依据。

  6.血压控制的目标:血压控制的目标通常低于140/90mmHg。然而,具体目标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发症等因素由医生个体化设定。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从这些小事做起

  1.低盐饮食。推荐每天食盐总量控制在5克以内,最多不超过6克(1个去胶垫啤酒瓶盖的盐大约是6克,您也可以用控盐勺控制食盐的量)。除了烹调时控制盐量外,平时也不要吃过咸的食物,注意“隐形盐”的摄入,如辣酱、火腿、腌肉、咸菜、咸鱼等食物含盐量高,会导致食盐摄入过量。

  2.低脂饮食。食物中摄入的脂肪过多,易造成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因此,像肥肉、动物内脏、糕点、油炸食品要少吃或不吃。少吃红肉,红肉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如猪、牛、羊肉和内脏等。多吃白肉,如鱼、虾、去皮的鸡鸭等,这类食物富含丰富优质蛋白质,并且脂肪含量低,相比猪肉和牛羊肉,白肉更优质。保证每周吃1-2次深海鱼类,如金枪鱼、青鱼、三文鱼等;每天一小把(10克左右)坚果,如核桃、栗子、松子、开心果等;推荐使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榄油、山茶油作为烹调油,还可以使用控油壶避免炒菜时放油太多。

  3.戒烟限酒。长期吸烟或饮酒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与不吸烟或饮酒者相比明显增加,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

  4.控制体重。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BMI:18.5~23.9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控制体重一定要少吃多动,管住嘴迈开腿。

  5.缓慢起床。早晨醒来,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然后慢慢坐起,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的波动。

  6.适量运动。不宜剧烈运动,建议根据自身条件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以增强血管的舒缩能力,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有利于降压。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常用运动时最大心率来评估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为能达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min)=220-年龄)的60%-70%的运动量。高危者须按照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运动。

  7.保持情绪稳定: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和情绪波动过大。

  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1.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2.所有患者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

  3.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压仍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科普供稿人:李玮